
生产制造过程中,必看的防爆小知识
发布时间:
2023-03-31 16:46
1. 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如使用有易燃物品时,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应经过标准防爆处理。使用的电器、电热、电线及保险连接装置都应使用带有防爆标识的产品并且符合国家防爆规定,且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散热性。
2. 生产车间或化工厂所内不应长期存放易燃货物,存放周期不宜超过一昼夜,并且该物品不应不按规定存放,如(未放置在规定区域内、存放靠近发热体、暴露在室外等)。物品一旦发生泄漏遇到点燃源随时可能发生火灾。
3. 生产制造中使用易燃的液气体时,禁止不按规定使用明火进行加热。应按照规定进行加热,且加热过程中不可使用没有防爆标识的容器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不可超过规定的温度。
4. 各类易燃可燃的气液体使用管道进行输运时,应采用相应的防爆产品且输运过程中不得出现泄漏或溢出的情况。输运应提前使用肥皂水(泡泡水)进行检测,不可使用明火进行试验,如气体输运要预防热源和高温同时禁止与油脂进行接触
5. 强氧化剂会分解出氧,生产使用的过程中如需要进行加热、摩擦、捣碎的情况应注意不可与可燃物质进行接触或混合。同时需要注意物品被易燃液体侵蚀后不能放在烤箱内进行加热或烘烤。
6. 生产过后的化工类废品(钠、白磷、二硫化碳类)不能直接倒进垃圾桶或直接通过污水进行排除,应放在密封的容器内或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清除。粘有化学产品的工业废品应经过专业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以免发生自燃等危害。
7. 生产制造过后应将场所内打扫干净,及时对不用的可燃气液体阀门进行关闭。打扫时应注意将不用的危险品进行封存处理,并及时对使用的容器进行清洗,随后按照规定切断电源关闭门窗方可离去。
8. 生产制造车间一般设计不得少如两个出入口,门窗的设计应向外开放。内部空间应按照规定存放相对应的灭火工具,且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那么一旦发生火灾要怎么办呢?
一旦出现起火情况,应及时的采用灭火措施使用正确有效的方式进行灭火把火灾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在密封的空间内发生起火应先使用灭火器材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打开门窗,打开门窗后气体进行流通会扩大火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接通后应第一时间将现场的情况及具体位置进行说明,如有条件可以说明起火原因及燃烧物,电话挂断后应去相应的路口接应消防车辆,减少消防员灭火时间把伤害降到最低。